五部委已提示:炒作區塊鏈存在非法集資、詐騙風險
在區塊鏈市值瘋狂上漲的背景下,回顧2018年8月28日,銀保監會、中央網信辦、公安部、人民銀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曾聯合發布《關于防范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下稱“風險提示”)。
風險提示中提到,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的旗號,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此類活動并非真正基于區塊鏈技術,而是炒作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之實。
其中,炒作區塊鏈概念的非法集資、傳銷、詐騙主要存在多種違法風險,不僅網絡化、跨境化明顯,而且欺騙性、誘惑性、隱蔽性較強。在實際操作中,不法分子通過幕后操縱所謂虛擬貨幣價格走勢、設置獲利和提現門檻等手段非法牟取暴利。此外,一些不法分子還以ICO、IFO、IEO等花樣翻新的名目發行代幣,或打著共享經濟的旗號以IMO方式進行虛擬貨幣炒作,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和迷惑性。
風險提示還提到,以“金融創新”為噱頭,實質是“借新還舊”的龐氏騙局,資金運轉難以長期維系。公安部提醒廣大公眾理性看待區塊鏈,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亂墜的承諾,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切實提高風險意識;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可積極向有關部門舉報反映。(WEMONEY 張國棟/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