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庭再回應,被爆轉場東南亞
所涉網絡傳銷案聽證會結束翌日,11月8日,久未露面的張庭個人微博發文稱,自己“在等個公正的裁決”。這是被爆涉嫌傳銷被查近一年后,張庭更新的六條博文之一。深陷“傳銷”風波前,這個數字只是她兩天發博的數量,她曾熱衷于發布短視頻,演員陶虹也在其中頻繁露面,二人以“姐妹”相稱。
南都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這場開始于11月4日的聽證會,辦案人員和涉案主體代理律師,主要圍繞是否構成網絡傳銷展開爭論。辦案人員出具了舉報人材料、張庭關聯的公司TST涉案的電子數據報告等證據,涉案19主體的代理律師就管轄權、是否構成網絡傳銷、舉報材料數據真實性進行辯駁,辦案人員堅持認為構成傳銷。
聽證會外,圍繞該案的討論未止息。系列案件曝光后,張庭夫婦轉戰東南亞,但各類“代理”銷售的TST庭秘密產品,目前在電商平臺仍能見到其身影。
TST產品仍在多個電商平臺有售
對張庭夫婦涉傳銷的討論數年前已見諸網絡,去年底一份《查證函回復》再度引發公眾關注。
2021年12月29日,臺灣藝人張庭及其丈夫林瑞陽公司涉嫌傳銷被查處。河北省石家莊市裕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查證函的回復》顯示,針對上海市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利用金融機構轉移或隱匿涉傳銷資金”,該局已依法申請法院采取保全措施,案件在調查中。
當時,石家莊市裕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向南都記者透露,該局在2021年6月已對達爾威涉嫌傳銷立案調查,涉案金額過億。《查證函》的發函人、李旭反傳銷團隊告訴南都記者,TST庭秘密運營主體上海達爾威貿易公司被監管部門凍結了6億元。
同年12月29日凌晨,上海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旗下的TST庭秘密微博回應稱“自成立以來始終遵從政府指導,堅持合法經營,依法納稅;非常感謝河北石家莊政府指導公司排查風險,公司運營一切正常,公司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工作”。張庭個人微博隨即轉發了上述聲明。
張庭和丈夫林瑞陽的社交賬號幾乎在同一時間“停更”。
風波未止。四個月后,另一起和TST相關的處罰也被曝光。
今年4月公開的湖北省保康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自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達爾威公司共發展會員超700萬人,涉及傳銷的相關主營業務收入約91.71億元,獲利1927.99萬元。處罰書顯示,大量證據指向TST庭秘密運營主體即達爾威構成組織策劃傳銷違法行為,達爾威被責令立即停止傳銷行為,同時被依法沒收違法所得1927.99萬元,并罰款170萬元。隨后,達爾威位于上海浦東的大樓被查封的消息也被證實,該物業市值17億元。
李旭反傳銷團隊告訴南都記者,上述物業被查封實際是在2021年7月,但該大樓涉及96個房本的消息,則在今年才被披露。
這段時間也是TST的前“代理”小林(化名)的醒悟時刻。她曾深陷TST近四年,當時身為家庭主婦的她,通過信用卡舉債的方式購買TST的產品,維持自己代理商的“資格”。“到后來就發現,是一場騙局,就是靠發展代理拿回扣。”小林說,后來自己囤的TST產品賣不出去,只能自己慢慢“消化”,此時已經深陷,也因舉債和丈夫關系破裂,兩人走向離異。2021年底,TST涉嫌傳銷被曝光后,她決定徹底退出,并成為向河北監管部門舉報TST的人員之一。
在監管部門介入后,TST曾發公告稱是合法運營。4月19日,TST庭秘密官博發布“律師函”稱,正配合相關部門調查,稱“由于案件復雜,目前不便回答各方問題”。
11月8日,南都記者檢索發現,在多個電商平臺仍有大量TST的護膚產品在售,店名分為“總店”“企業店”等,客服稱不同店鋪為不同代理商開的網店。相關產品鏈接下,網購者的評論時間顯示近期仍有消費者購買,而在商品鏈接的消費者交流“問大家”一欄,有部分用戶提問TST是否傳銷、“創始人是否被抓”等。
辦案人員堅持認為構成傳銷
今年8月底,河北石家莊市場監管部門相關權威人士向南都記者確認“張庭夫婦相關傳銷案聽證會正在排期”。此后,上海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發微博回應稱,“裕華區市監局對本案沒有管轄權”。
10月31日,石家莊市裕華區政府網站發布公告稱,上海悅導電子商務公司等19主體涉嫌網絡傳銷一案聽證會將召開公開聽證,為爭議一錘定音。
南都記者梳理發現,根據聽證會公告,涉及本次網絡傳銷的19個主體中的14家公司,多數由張庭夫婦擔任法定代表人,其余也與上海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涉案的5人,包括張淑琴(張庭本名)、林吉榮(林瑞陽本名)、陶虹、王文華、匡桂媛均為涉案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或高管。
知名律師何兵在今年8月25日通過微博發文稱其為上海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的律師。臨近聽證會,涉案主體的多名代理律師在微博透露過去一周被通知在裕華區市場監管局集體閱卷,稱聽證會或延期。11月4日上午,南都記者從石家莊市裕華區市場監管局方面證實,聽證會已按計劃于當天上午召開。
這場聽證會持續四天,會議舉辦酒店在此期間暫停了對外開放。
聽證依照三個流程進行:一是聽證員檢查聽證參加人到場以及宣讀紀律;二是聽證調查前聽證主持人履行告知義務;三是聽證調查階段,各方簡要陳述觀點、舉證質證。
南都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本場聽證會雙方圍繞是否構成傳銷展開爭論。
涉案19主體的代理律師就裕華區市監局的管轄權提出了異議。此后,圍繞是否構成網絡傳銷,辦案人員出具了舉報人材料,TST涉案的電子數據報告等,涉案主體的代理律師質疑數據造假,辦案人員堅持認為構成傳銷。
該案知情人士表示,聽證會后,將會對該案的涉案金額和最終處理結果進行公示。相關舉報人告訴南都記者,其獲悉相關案件的涉案金額超過100億元。
演員陶虹牽涉其中
工商資料顯示,上海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經營范圍包括進出口業務、化妝品、日用百貨、工藝美術品、一二類醫療器械等,持有品牌為TST庭秘密,其官方稱由林瑞陽、張庭夫婦創立。
號稱年過百億的上海達爾威,其營收增長有跡可循。
南都記者查詢獲悉,2017年11月18日,上市公司山東華鵬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披露的公告顯示,該公司計劃與達爾威簽訂戰略框架協議,擬用6.5億元收購達爾威持有的上海巨擘億網實業有限公司51%的股權。
相關公告顯示的“交易對方的基本情況”提到,上海達爾威股份有限公司在2017年1月至9月,其資產總額為43.48億元,資產凈額13.03億元,營業收入36億元,凈利潤為11.42億元。公告還顯示,達爾威的全資子公司巨擘億網2017年1月至10月營收2.9億元,凈利潤7451萬元。
收購信息發布后,山東華鵬玻璃股份有限公司隨即收到上交所的問詢函,“標的公司主營業務與華鵬相差較大”,要求華鵬回復是否涉及杠桿融資,標的公司歷次資產評估、交易作價等情況。同年11月25日,上交所問詢函答復截止日期后,山東華鵬公告終止收購,終止原因顯示,達爾威與巨擘億網之間資產存在重疊交叉,后者業務對達爾威存在重大依賴,短時間難以有效解決,經審慎研究,終止本次戰略合作。
南都記者查詢獲悉,上海達爾威還涉及多起法律訴訟,以買賣合同糾紛居多。
上海禾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起訴達爾威在其交付涉及成果后,未支付項目尾款。一審判決達爾威支付原告服務費8萬元,達爾威上訴,2020年,二審法院維持原判。另外,上海鑾威電器有限公司起訴稱,該公司在完成訂單生產發貨并開具發票后,達爾威遲遲未付款,同樣在2020年,靜安區法院最終判決達爾威敗訴。
這起涉嫌傳銷案受到關注還因為演員陶虹。
網友爆料稱,徐崢曾參與張庭公司的產品宣傳,出現在TST庭秘密“崢酒系列”海報宣傳中。陶虹被指近年從張庭夫婦獲得“4億”分紅。
“天眼查”顯示,徐崢的妻子陶虹通過北京最陶然服裝服飾有限公司,持有達爾威4.7%股份。此外,最陶然投資的另外三家公司,上海淘不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上海上陽天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淮安市展豹房地產投資有限公司,也與張庭夫婦相關。
目前,陶虹直接關聯的17家公司中15家為存續狀態,含上海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海南省洋洋得意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真樂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版圖涉及影視、傳媒、貿易、投資等。不過在2021年11月底,在石家莊監管部門查證函曝光前,陶虹從張庭夫婦相關的上海淘不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退股。
不過陶虹對外否認獲利一說,和前兩年與張庭頻頻“同框”相比,雙方互動降至零,陶虹也減少了社交賬號更新,張庭、林瑞陽的社交平臺也“斷更”。
深陷風波后被曝轉戰東南亞
去年底涉嫌傳銷的消息傳出后,張庭夫婦公司的工商動作頻繁。
截至11月4日,據“天眼查”顯示,張庭在內地92家關聯公司中79家為存續狀態。其中,張庭擔任77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南都記者注意到,這些企業多數位于上海,冠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信息科技公司”“企業管理公司”等名,涉及生物科技、房地產開發、商務咨詢、貿易等行業。另一方面,張庭的丈夫林瑞陽關聯72家公司中存續狀態的有51家,成立時間在2005年至2021年之間。
涉嫌傳銷被調查后,張庭夫婦被指“轉戰”東南亞地區。
今年8月中旬,多個網絡視頻顯示,62歲的林瑞陽現身馬來西亞,圍繞TST庭秘密品牌進行演講,并高呼“我復活了”。據媒體報道,林瑞陽稱“要把自己的心放在東盟,并且在馬來西亞成立了東盟的第一家分公司”。
這一次,在視頻評論區域,質疑的評論數量占絕大多數。
對于本案定性后,涉案主體或將面臨的法律責任,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告訴南都記者,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辦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以銷售商品為目的、以銷售業績為計酬依據的單純的“團隊計酬”式傳銷活動,不作為犯罪處理。經營性傳銷不屬于刑法上的傳銷犯罪,但可以被處以行政處罰;詐騙性傳銷不僅要有被告人的欺騙行為,而且還需要加入者因受欺騙參與傳銷組織而產生認識錯誤,如認定構成詐騙型傳銷,依照我國刑法,構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
付建進一步分析稱,如果該案認定為經營性的網絡傳銷,處罰相對較輕。如果是詐騙性的網絡傳銷,可能構成詐騙罪,詐騙數額五十萬元以上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人民日報曾評論張庭夫婦公司涉傳銷稱,警惕以電商、微商等名義開展的新型傳銷行為。法治社會,容不下違法鉆營的“秘密”;法律之傘,只保護守法本分的經營。相關機構與網絡平臺需要加強技術甄別,撕開包裝馬甲,治理各類線上、線下傳銷活動,重拳出擊不能停。
11月8日,久未露面的張庭個人微博發文稱,自己“在等個公正的裁決”。這條微博下方禁止網友評論,但有網友轉發稱,“還在嘴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