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傳銷:傳銷群體里可怕的認同感、歸屬感
很多人都會有一個大疑問,那就是傳銷組織到底有什么魔力讓一個人的思想徹底改變呢?今天反傳銷網的老師在交流的時候探討了這個問題,有2個點非常重要,那就是認同感和歸屬感。《烏合之眾》里有這樣一段話:“個體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群體認同,個體愿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備感安全的歸屬感。”
傳銷氣氛的維持,確保成員心中的認同感、歸屬感,對傳銷組織的生存至關重要。成形的傳銷團伙會自發形成群體心理。體現在初期接觸傳銷的洗腦流程中,以不斷重復現身說法方式,來尋求認同感,譬如你是學生找留學生和你溝通,你愛好藝術給你找個畫家,你是律師給你找有公檢法經歷的人溝通,你是商人給你找個更有錢的商人溝通。通過以往工作、生活經歷、甚至個人愛好的展示,一方面壓制被洗腦者的抵觸情緒(你沒資格和我叫板),一方面尋找認同感令其放松戒備,為深度洗腦做鋪墊。用各種人的各種身份,反復的現身說法灌輸,誤導邏輯思維,令參與者認為“這么多比我還聰明的人,被騙的可能性不大”, 從而進入喪失獨立思維的催眠狀態。
通過各種方式各種人不斷的重復謊言、扭曲的價值觀、錯誤的邏輯、杜撰的合理合法證據(既傳銷術語“復制”),強調群體意識,令傳銷參與者言談舉止、思維方式,提問回答,都遵從一個統一的模式,在行為及思想中制定各種規矩,如果逾越這個框架將遭受團伙各種形式的批評甚至懲罰。
比如“連鎖銷售”傳銷的七天標準洗腦流程,傳銷團伙將一整套歪理邪說,用不同的人換不同的方式講述。如果有耐心聽下去,總會有一個人的誘導能觸動你,也許是你的老同學、老同行、甚至你的前輩“耐 心勸服”,也許是某一個被深度洗腦后的“真誠現身說法者”,用眼淚、下跪、哭訴這種極端行為打動你。 傳銷參與者在聚居地日常生活中,一個粗線條的《經管 20 條》,加上各種《生活復制》,會有各種各樣的違背人性基本常識的規則約束,禁止吃肉喝酒、禁止看電視報紙上網、禁止與陌生人交談、保密、穿著打扮的約束,用批評和罰款等方式,塑造一個貌似正規、實則自我封閉的團體行為準則,營造出群體認同感, 并且洋洋得意自稱為“沒有穿軍裝的部隊”。
任何傳銷種類,均要求新進參與者多考察幾天,多了解幾天,在反復灌輸中尋找與你的共鳴,不停的溝通交流試探你的底線,一旦產生一次共振,撕開心理防線缺口,暴富的欲望就會難以抑制。
歸屬感是迎合每一個人內心的感情渴求。這張感情牌在異地傳銷組織中,從端洗腳水、遞洗臉布等噓寒問暖方式的原始運用,發展為“前三天感情留人后三天行業留人”的標準化操作,進而發展到現在的各種欲擒故縱的引誘技巧。大部分情緒低落、意志消沉、感情有裂痕的人,在這張感情牌和暴利誘惑的雙重夾擊下,抵抗力大幅度下降,此種原因進入傳銷的人,自我反省的可能性極低,其對傳銷團伙的歸屬感極強、信任感極高,“這么多好人怎么會騙我呢”就是最常見的心態。因此我們經常能看到盲從的傳銷參與者, 痛哭流涕的抱怨家人不支持自己賺錢。
歸屬感,通過營造溫馨環境讓人產生錯覺,無法拒絕“溫馨環境”,潛意識中拒絕回家面對指責,懼怕現實環境的競爭。這種在異地傳銷底層的認同感歸屬感,有很多極端表現,筆者在反洗腦溝通案例中,經常遇到一些參與者明知是騙局,并認識到風險及危害,卻因為與家人或者配偶的尖銳對立情緒,產生強烈逆反而滯留傳銷團伙,但是身在傳銷團伙卻不拉人,耳熏目染兩三個月之后,卻還是抵擋不住誘惑主動參加。這種心態非常類似婚姻問題中,因為配偶對感情處理不當,則尋找其他人作為感情宣泄對象進而導致感情裂痕的情況。
傳銷團伙內部最主要的事情是“學習”歪理邪說,工作內容是演講歪理邪說,開會內容是組織歪理邪說,管理團隊是運用歪理邪說,一切的一切圍繞著歪理邪說為中心旋轉。
“重復是一種力量,謊言重復一百次就會成為真理”。“戈培爾效應”在傳銷群體中的運用,不停重復群體成員的共識,隱藏分歧和“負面”(預防打擊傳銷的宣傳稱為負面)。久而久之形成群體價值觀。長時間身處其中,扭曲個體價值觀,令參與者沉迷而不自知。意志不堅定的人,在遵從道德和崇拜金錢兩個極端之間左右搖擺,經歷過一段時間的填鴨式灌輸,放松心理戒備而被洗腦。
調查中發現,很多脫離傳銷群體一年以上時間的人,依舊迷戀傳銷環境,認為自己沒有能力賺錢而錯失機會,無知到這種地步令常人無法理解。
所以,我們家屬如果知道這一點,就能明白傳銷組織為什么能在短時間內讓我們的親人變得六親不認了。不是他變了,而是他以為自己層次提高了。
